【大張撻伐拼音(讀音)】:dà zhāng tà fá
【大張撻伐近義詞】:口誅筆伐、大動干戈 類似成語
【大張撻伐反義詞】:和平共處
【大張撻伐成語用法】:動賓式;作謂語;多用于書面語
大張撻伐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大張撻伐的意思解釋:
張:施展;撻伐:討伐。比喻大規模地攻擊或聲討。
張:施展。撻伐:征討。大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。也指對人進行攻擊或聲討。清·林則徐《會奏穿鼻尖沙嘴疊次轟擊夷船情形折》:“是該夷自外生成,有心尋釁,既已大張撻伐,何難再示兵威?”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九十二回:“孰意譚浩明等反復恣肆,攻破岳州……不得不大張撻伐,一翦兇殘。”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二十三章:“張勛叛國,罪大惡極,同人大張撻伐,志在鏟除帝制禍根。”
- 大張撻伐成語釋義:
大張撻伐,中國四字成語,含義是比喻大規模地攻擊或聲討。
- 大張撻伐出處:
《詩經·商頌·殷武》:“撻彼殷武,奮伐荊楚。”
- 大張撻伐典故:
- 大張撻伐造句:
我國若不大張撻伐,一奮神威,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,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!(清·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)
- 大張撻伐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大張撻伐成語繁體:
- 大張撻伐
- 大張撻伐成語正音:
- 撻,不能讀作“dá”。
- 大張撻伐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大張撻伐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大張撻伐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大張撻伐類似成語:
【大張其詞】: 張:宣揚。大肆宣揚某種說法。
【大張聲勢】: 大造聲勢,擴大影響。
【大張旗鼓】: 張:陳設,展示;旗鼓:旗幟和戰鼓。形容進攻的聲勢和規模很大。也形容群眾活動聲勢和規模很大。
- 大張撻伐成語接龍:
大張撻伐→伐罪吊民→民賊獨夫→夫負妻戴→戴清履濁→濁質凡姿→姿意妄為→為蛇添足→足不履影→影形不離→離經畔道→道在人為→為仁不富→富家大室→室怒市色→色授魂與→與民除害→害羣之馬→馬面牛頭→頭焦額爛→爛漫天真→真臟實犯→犯言直諫→諫爭如流→流光易逝→逝將去汝→汝南晨雞→雞胸龜背→背本趨末→末節細行→行易知難→難能可貴→貴人多忘→忘恩負義→義氣相投→投桃之報→報仇雪恨→恨相見晚→晚節不保→保境息民→民生在勤→勤能補拙→拙嘴笨舌→舌端月旦→旦夕之間→間見層出
大張撻伐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大張撻伐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大張撻伐讀音拼音怎么寫,大張撻伐近義詞、大張撻伐反義詞、大張撻伐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m.shcxtech.com/p/dazhangtafa.html